贷款
2019-09-09 点击:51
近日有知情人士称,陆金所由于无法备案而计划退出P2P业务,转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对此,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回应称: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网贷业务正常运营,存量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我们在年初曾出了一篇文章——《2019,P2P的谢幕之年》,明确指出“2019年监管坚定不移的推动平台退出,市场将会迎来P2P的谢幕之年”,所以我们对陆金所退出P2P业务丝毫不感到意外。但是,一个问题应该被思考,为什么监管会坚定不移地推动P2P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会说,P2P的背后实际上是高利贷,不符合金融发展需要。实际上,最纯正的P2P是为那些无法在银行取得贷款的人提供小额贷款。按照国际经验,这类贷款利率一般都不低,如著名的印度小额贷款,其利率普遍在20%-40%,甚至大大高于我国P2P贷款利率,这类贷款并未被大家看衰——因为它确实为贫困人群提供了资金。可见,利率高并不是要叫停P2P的原因。
P2P是舶来品,其原文为peer to peer,即点对点,意味着借贷关系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点对点说起来很简单,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 避免了个人承受风险过大。因为这类贷款一般是小额的,每笔借款的金额很小,个人投资者在每一笔借款上承担的风险都不大。并且,作为投资者,可以通过避免集中地投资同一个借款人,分散这原本就不大的风险。
第二, 避免了风险的集聚。所有的借贷关系都直接地发生在投资者和借款人之间,网贷平台只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服务银行只提供资金划转服务,没有一个机构全部承担平台贷款的信用风险,这有利于风险的分散。
说简单一点,就是投资者承担贷款的信用风险,但由于每笔贷款金额低,实际上每个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可控。
但是,中国流行的P2P却与上图有较大区别——一般平台方都对贷款人的投资有本金保障计划等隐形兜底,这样实质上将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全转移到了平台方。更进一步地,部分平台通过构造甚至虚构贷款标的,实现自融或者平台流动性调节,完完全全把自己套了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方不得不宣传自身的信用情况,并以此做为卖点,投资者关心的焦点也逐渐从关注贷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到关注平台方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这样,原本点对点的借贷业务,完全退化为影子银行。P2P平台实际上在没有任何资本充足率条件的情况下,从事着商业银行的业务。
影子银行不利于金融监管,极易隐藏风险,这是监管层一直强调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本质,如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2015年7月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会2016年10月印发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标志性文件都反应出这点。但是,影子银行的思路却一直得不到根本性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监管思路得不到有效落实呢?理由有很多,如P2P机构不愿意放弃丰厚的利差收入,如投资者习惯了P2P机构的兜底机制,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的个人客户缺乏完整的、可信的信用记录,无法对每个借款人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不仅投资人无法识别,而且大部分平台方也不能识别。这就谈不上有效的风险定价,因此P2P赖以生存的风险定价实际是行不通的。
我们可以看看一直被国内网贷机构推崇的LendingClub是怎么做的。第一,LendingClub的经营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信用体系的环境下,美国三大征信局会根据FICO公司提供的算法、运用各自数据库计算出相应的FICO征信分, 对涉及消费者的信用、行为、支付能力和品德等指标量化分档并加权, 为P2P行业提供基础的信用评估依据。第二,LendingClub会在FICO征信分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风险控制判断,把客户分为35个等级,等级越高,利率越低。根据LendingClub的经营数据可发现,借款人信用等级越低,违约率越高。这证明LendingClub的客户风险分类是有效的。
反观国内的P2P,鲜有有效的风险识别。绝大多数平台对借款人是一个利率,对投资人也是一个利率。即便是部分平台采用了对借款人的评级机制,但从事后统计看,利率最高的贷款不一定违约率最高,可见,国内的风险定价基本上是无效的。
在风险识别无效的情况下,投资人不知道借款人的风险有多大,更不知道应该收多少利率,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平台方兜底,只收取与平台方风险相当的利率。
可以看到,中国版P2P异化为影子银行的根本原因是征信体系不完善。虽然近来年,国内也出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征信机构和征信分析机构,但从整个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来看,和理想状态还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购买并使用这类征信信息的P2P平台不多,即便是购买和使用后的,效果也达不到预期。故P2P的定价机制,仍不能使用风险定价原则,实际上绝大多数平台也只能依靠隐形兜底,将风险加到自己身上,从而实现资金的募集。在这种背景下,监管部门完全无法容忍影子银行继续做大,在2018年年末,监管确立了P2P平台有序退出的思路。
今年以来,很多元老级的P2P平台已经退出了市场,如红岭创投宣布清盘,以及这次的陆金所退出。他们的退出,不仅有符合政策导向的考虑,还有风险控制的诉求。我们依然维持P2P即将谢幕的推断,率先退出的平台可能实现较好的良性退出,退出越往后的平台,尾大不掉的可能性越大,带给客户伤害的可能也将较大。此时,让我们再次向P2P平台道一声“谢谢,再见,再也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