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庆数字博览会上,我们的马云主席在会上不仅指出,中国的金融缺乏毛细血管、缺乏生态系统来灌溉小微金融,同时还语出惊人,将P2P给定性了。
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 而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
扎先生从业至今也有3余年了,赶上了最疯狂的阶段,也陪伴来到了如今的诸神黄昏。
见过疯狂扩张之后一地鸡毛的平台,见过丧心病狂圈钱跑路的老板也见过玩资本游戏最后把自己搭进去的金融才俊。
坦白说,从行业巅峰的6000家平台,到如今不足700并且持续下降的平台数量来看,90%的网贷平台都不能说得上合规。
但是,P2P作为互联网金融里面的新生儿,从引入至今,从籍籍无名,到风光无两最后到如今的人人谈之色变。
难道我们可以因为孩子叛逆不听话闯祸,就要断言这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魔童吗?
孩子还小,再管管,再教教,以后也许还能成才,建设社会,孝敬父母。
只要监管得当,引导得当,P2P以普惠金融为初心,依然能够在日后服务到小微企业以及那些传统金融无法触及的群体。
正规的P2P是互联网金融,而那些有网页的非法集资不是P2P。
从2016年开始提出的指引到如今只谈出清,退出,只字不提试点备案。
这不仅熬走了一批又一批从业者,也熬倒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
我无法去评论监管这一路走来的做法是否能够有更好的方式。
毕竟从出借人的角度来看,没有完善的措施,激进的出清以及匮乏的资源导致后期清退的无人监管。
投资有风险,也应该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一定的范围里出现。而不是如今的一地鸡毛。
P2P作为一个创新型的产品,自然有成功的案例,其中拍拍贷可以说是业内公认的平台。
而正规的平台或者想继续在行业生存下去的平台也还是会坚持下。
我们当然可以悲观地认为,P2P本来就没有意义,国家就是要清退这个行业。
但是我们从马爸爸的支付宝那里觉醒的理财意识,通过P2P付诸行动的理财实践,最终形成如今追求高收益的心情又该往何处安放呢?
P2P作为中高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只要选择得当,收益是无法忽视的。
那那些已经在P2P赚的盆满钵满的人真的就甘心回归银行理财吗?
只希望,正规的P2P平台能够如期而至,同时符合投资门槛的出借人也能够让这个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虽然出借人的本金出现亏损已经是无法避免,但是让这些人面临的惩罚也无法避免。
而对于那些依然逍遥法外,或者表面苟延残喘实质已经接近穷途末路的平台以及平台老板。
扎先生的心情跟受害者一样。 赶紧绳之于法,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而实际上,扎先生相信,如今的一个胶着状态跟今年特殊年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同时我也相信着,如今郭嘉的能力要抓捕一个犯人,不是一个难事。
其实有时候看到一些跑路老板的新闻时候,扎先生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
所以啊,希望那些老板也能有这种觉悟,跑是真跑不了,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弥补吧。
马爸爸虽然看衰了P2P,但是却提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互联网金融它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体系,它需要有强大的数据。
这个也是支付宝,花呗一直在做的事情。可以说,花呗正在建立一个国民信用系统。
这从很多P2P平台的风控会把花呗看成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能够看出,大数据的重要性。
只是遗憾的是,由于借款人素质的参差不齐,我国人口的庞大(很多人甚至连花呗都没有)。
这些人既无法享受到传统的金融服务,自然也就无法被正规的监管所监督。
这也就是如今逃废债,老赖横行,让平台喘不过气的原因。
扎先生相信,有的平台一开始只想专注做一个单纯的P2P,奈何行业监管不到位,犯罪成本太低,借出去的钱,根本无法收回来。
这使得一些平台只能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来维持日常的运营。
只是P2P的存在确实满足了部分中产阶级的理财愿望以及底层阶层的借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