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雷军的这句豪言壮语说出口已经一年了。
故事讲到现在,小米的股价不但没有涨一倍,反倒是从上市一周后开始下跌,第三个月跌穿发行价,到如今股价持续下跌了一年多。
雷军说过,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现在这头“猪”掉下来了!
8月20日,小米发布半年报,账面上看异常靓丽,小米集团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49.8%。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71.7%。第二季度收入520亿元,市场预期535.21亿元,去年同期452.36亿元。
但市场却很不给小米面子,业绩报公布第二天(8月21日),就跳水4.98%,拉开了小米区间下跌的序幕,这一区间内,小米股价跌去了11.45%。
有人计算了一下,昨天小米8.35港元的收盘价,相较于上市十天后的最高价22.2港元,已经跌去62.4%;市值缩水3324亿港元,相当于445亿美元,也就是说,小米用14个月的时间,跌去了一个京东。
雷军的身价,也缩水126亿美元,至96亿美元,排名从内地第6,下滑至第14位。
面对股价的跌跌不休,今天(9月3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推出120亿港元,不定期从二级市场回购股份。
消息支撑下,小米今天股价高开3.71%,截止到本号发稿,收涨4.79%。
从中报数据来看,小米交出的成绩单可以说是不错,二季度净利润大涨,但仔细梳理财报能发现,二季度整体的营收增速较上一季度的22.7%,明显进一步放缓。
此外,在中报之后,小米总裁林斌却连续三日抛售小米股份,套现,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据小米发布的公告显示,林斌8月21日以9.0731港元卖出2670万股公司股票;8月22日卖出555.96万股,8月23日卖出904.76万股,三日共计卖出4130.72万股。
耐人寻味的套现,引起了市场的恐慌,带来了一波下跌。有人说,林斌套现,是对小米的管理层失去了信心。真相如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8月30日,证监会更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名单显示小米集团已经于8月26日终止审查。
尽管小米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集中精力于集团业务发展,同时拥有充足资本,所以决定终止本次主板存托凭证公开发行事项,但市场还是给予三连跌来回应。
以上可以解释小米最近一段时间的下跌,但何以解释小米持续一年多的下跌行情?
其实小米从上市十多天后,股价掉头向下,与小米始终缠绕在身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当初小米欲在内地IPO的时候,被证监会提出了84个质问中的一个:
小米是一家硬件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但其中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占到了总收入的70%以上,互联网收入则不到10%,那么小米定位为互联网公司是否准确?
之前有人计算过,按照小米2017年的财报来看,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时的市盈率高达91。
从全球市场来看,如果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个市盈率都偏高,是当时腾讯、百度的两倍多,如果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那就更加高的离谱。
以硬件著称的苹果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只有不到18,甲骨文也只有16.8,国内的硬件公司格力电器,市盈率也只有12.8。
那小米到底是如它自己说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这个可以从财报中来看。
上图是小米上市不久后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到,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仍不足10%。
上图是8月20日小米披露的中报,可以看到,三项主要业务中,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收入相较于去年前三季度,不增反降,占比已经降至8.8%。
事实胜于雄辩,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如果以硬件公司来看待小米,当时上市的市盈率太高了,过高的市盈率,注定了之后股价一路下滑。
目前,小米的市盈率已经跌至9.2,这个数值基本符合硬件公司的市盈率标准。
单从市盈率角度来看,本号以为,小米的股价基本已经见底。但是,小米的业绩表现,让人存忧,股价未来或将继续下行。
小米最主要的三块业务收入,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手机业务降幅最为明显。
智能手机业务忧虑与总裁林斌的抛售套现,小米股价后续走势也不容乐观。
进入8月份以来,投资者对小米沽空股数平均在2320万股,沽空率平均为22.07%。 经过最近3日近8000万的沽空,目前小米沽空率依然处19%左右,后市依然不容乐观!
不过,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将是5G手机大规模上市期,全球智能手机进入一波更新换代,这将是小米的打翻身仗的一个契机,但小米能把握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