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19-09-09 点击:34
原创:吴愈晓
来源:社会学研究杂志
编辑:学长
今年是《社会学研究》杂志(以下简称《社研》)创刊30周年。承蒙编辑部厚爱,邀请我写一些文字,谈谈我与杂志之间的故事。因为这份杂志与我个人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关系密切,所以我满心欢喜接受了邀请,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回顾并梳理自己与这份社会学旗舰杂志之间的“缘分”,也分享一下我的研究心得。
《社研》在我国社会学界的地位无须赘述。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甚至在我读博士期间,《社研》在我心目中都是难以企及的高峰,所以一直没有勇气投稿。直至2008年我结束了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工作之后,才开始向《社研》投稿。从2009年我发表第一篇《社研》文章开始到现在,我一共在《社研》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了5篇文章。由于我文章的产量较低,因此《社研》是我目前发文频率最高的杂志。
回忆我在《社研》的投稿和发表经历,总体而言可以用“比较顺利”来形容。我发表的前3篇文章基本上是一举中的。后来投稿的2篇文章经过了2轮的审稿修改过程后也最终发表。虽然看似顺利发表,但研究、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的艰辛,可能只有我本人和合作者能够深刻体会。回想起来,感觉自己投给《社研》的每一篇稿子,都几乎是倾尽自己的心力,从想法的产生到成稿投出,每篇文章耗时都超过一年,有的甚至超过两年。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完成初稿之后先发给同行朋友审阅,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得到回馈之后不断修改,然后才敢投出。粗略算过,我投给《社研》并成功发表的所有文章,从立意到见刊,平均每篇花费的时间都超出2年。
我在《社研》发表的所有文章,都是使用定量方法做研究的。《社研》编辑部发给我审的稿子,也都是使用定量方法的。另外,我在学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定量研究方法课程,也曾在国内多个“定量方法暑期班”和“方法研讨班”担任过定量方法和数据分析课程的讲员。因此,将我定位为一个“定量方法”研究者,我当然不会有异议。但其实我是有一定的定性研究训练背景的(由于训练时间不长,功力很浅)。1996至1999年期间,我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跟从导师杨善华教授学习参与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在硕士的三年时间里,我跟随杨老师到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多个地方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直到现在,当年的实地调研经历和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使用获得的田野调查资料完成硕士论文并发表过学术文章。后来到美国读博士期间,我也非常认真地修习了一门定性研究方法的课程。但是,在博士一年级我修习了Arthur Stinchcombe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著名社会学家,在理论、方法论以及组织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提倡方法多元主义,其本人使用历史比较方法、定量方法、民族志方法和实验方法从事过多项有代表性的研究)的方法论课程和李博柏教授(目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的定量方法课程之后,对定量研究方法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刚好我的博士指导老师Paula England教授(目前在纽约大学任教)也是定量分析方法使用者。因此从博士阶段开始,我的研究方法训练的重心转向定量方法。但是这种转向并不是否定定性研究方法,我仍然喜欢使用定性方法做的研究(包括人类学的研究),对使用定性研究学者也心怀敬意。更为重要的是,回顾我的“定量研究”历程,发现其实我所做的每一篇定量研究论文,其实都有很多“定性”的元素,虽然这些元素不一定出现在正式发表的文本中,而是存在于文章幕后的每一个研究阶段或环节当中。